返回
行业

女子银行存款缩水追查原因 12岁儿子竟一个月游戏充值8万

2023-02-02 20:5321

假期里,家长们对孩子的照顾和引导更要上心。最近,海口的苏女士突然发现自己一张银行卡内的几万元存款,莫名缩水成了几千块。而她一追查,问题竟是出在自家孩子身上。

当事人 苏女士:原来我的存款是有3万多,后面一发现才剩下6千来块钱,所以我一看了一下交易的流水账,全部都是支付的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去了。

苏女士说,自己通过查询银行卡流水发现,从去年的12月底到今年1月25号之间,她的这张中国银行银行卡分多次,通过微信支付的形式,共计向这个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7万余元的金额。可是,相关的微信支付记录和银行短信,她全都没收到。在追查这家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的一些经营项目后,苏女士将疑点锁定在了12岁的儿子小陈身上。而一切很快水落石出。

苏女士的儿子 小陈:就点击这个充值,然后就输入老妈的密码,就充出去了(记者:你是怎么知道你妈妈密码的?)老妈带我出去买东西之后,我就无意间看到了,就记下 (记者:充了多少次)太多了,记不清。

苏女士的儿子小陈给我们演示的充值软件是一款名叫《逃跑吧!少年》的手机游戏,运营公司就是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小陈告诉记者,他从2022年初开始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玩这款游戏,起初只是休闲一下,直到后来他听说了一种用小号充钱养大号的玩法,便动起了心思。

苏女士的儿子 小陈:用小号来养大号,就是在这个号里面充钱,然后送那个礼物,这个礼物值多少,你就可以去这里面兑换,兑换一些钻石,然后我就是在这里充钱,买那个火箭送给我那个大号,就换成钻石以后,在大号里面抽这个皮肤 。

小陈说,他的两个游戏账号分别是偷偷用父亲和哥哥的身份信息进行的实名认证,并且在每次充值后,小陈都会删除微信交易记录以及银行交易短信。

在发现小陈的这种行为后,苏女士也查询了自己的其他银行卡交易流水,发现从去年的12月底到今年1月25号之间,小陈通过微信支付,从她的储蓄卡、信用卡等多张银行卡合计充值金额达82447元。

事发后,苏女士对孩子进行了教育,小陈也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懊悔,同时苏女士也向该游戏公司提出了退款申请。采访中,记者也拨通了该公司客服电话进一步咨询。

广东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客服:那我需要再次帮您反馈客服经理,到时经理会联系你们这边的,客服经理在48小时之内去联系你。

遗憾的是,截至目前,该公司仍未与记者取得联系。

青春期孩子心理健康需关注

律师建议通过诉讼追回款项

12岁的孩子,按理说应该懂得了一些道理。那么,从青少年心理学角度分析,是什么让小陈如此为一款游戏花那么多钱;从法律角度来说,小陈的母亲又该如何要回这笔钱呢?来听专业人士的分析和建议。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芳:实际上他刚好是进入青春期,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他就希望去得到一些权力,掌控感,或者是认同。

心理咨询师表示,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非常迫切地希望自己的掌控欲望得到满足,游戏的出现让这些孩子们能够在游戏世界掌控自己的虚拟生活,久而久之孩子们更加希望在游戏中投入时间,甚至花费金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芳:在这个游戏世界里面,他就能够一无所揽的,就一下子就获得到了(掌控感) 甚至包括说用钱,他还能够去消除掉这个记录,那他会觉得我跟妈妈之间的战争,是不是就是我赢了。

心理咨询师建议,要避免孩子通过与父母对抗等方式获得掌控欲,家长应在平时多注重与孩子的日常交流,通过帮助其解决日常小事,使孩子获得满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丁芳:多问一下孩子今天有发生什么,我们用一些半开放式的问题 去跟孩子有一个互动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有一些他的疑惑,那这个时候,我们家长就可以从这样一个角度去切入,去引导孩子,去建立他的一个三观 。

那么,在小陈的这起游戏充值事件中,他充值8万余元的行为,法律上是如何界定,他的父母是否能依法追回呢?律师也进行了解答。

律师 李宇喆:关于《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有在《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里面,都有明确的规定,那么像他这样单次充值是不可以超过50元人民币的,每次充值的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因为像他这样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是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所签的这个合同,都是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 需要经过监护人去追认,监护人如果认可就继续执行,如果说监护人追认的话他不同意,那么就是无效合同。

律师建议,如对方公司拒绝退款,苏女士可以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马先震)

查看余下全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打赏
  • 0人打赏
    举报
关闭
同类资讯